“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”,這是少年意氣的周恩來所說。國家危難,列強當頭,中華兒女自強不息,最終迎來勝利曙光。而身處和平年代的我們也應該有這種責任擔當――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。
憶百年前,國破山河在,列強當道,民眾苦不堪言。那是一個凄慘傷心的年代,也是一個硝煙滿地的時代,但更是一個激昂無畏的時代。多少中華兒女為民族危亡而付出鮮血,多少中華兒女無畏列強勇敢向前,多少中華兒女立志滿面,只為贏得最后的勝利。李大釗在面對國民黨反動派的抓捕時,寧可站著死,也不跪著活。這是多么崇高的人文情懷,這是多么感人的責任擔當,因為他要為中華之骨氣做榜樣,來喚醒沉睡百年的雄獅?,F代中學生的我們雖不像革命先士一般拋撒熱血,但卻要有他們一般的責任擔當。
回顧歷史長河,多少民族英雄為國家為民族而努力。他們都認同自己的國家,認同自己的民族。在這一份認同之下,他們苦讀詩書,勤練兵法,只為在國家中拋撒熱血,報效祖國。“少年強,則中國強。”這句話影響中國少年百余年的話語是多么刻骨銘心。多少人為之而努力,多少人為之而犧牲,又有多少人為之而愧疚。蔣介石少年立下復興中國之志,但是他后生的所做所為卻讓中國陷入了更加危險的深淵。他自悔過,也愧疚過,但卻無法改變他對中國所造成的傷害。我們是應該有一份為國奉獻的責任擔當,但是卻不能隨意作為,要用理性的思維去考慮事情。中華五千年,形成了多少優良的素質,現代中學生的我們又應當如何去傳承這些優秀素質。這是一種責任擔當,也是一種愛國情懷,更是一種理性思考。如果我們只會為愛國而做一些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事情,那不是愛國,也不是理性思考,更不是責任擔當。我們中學生應有的責任擔當是如袁隆平一般的盡職盡責,如鄧稼先一般為國考慮,如周恩來一樣“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”。
少年強,則國必強,而少年強的前提是,有一份責任擔當的心,卻又會理性的去思考如何愛國。少年強,則國當自強。
指導老師 蘭燕